時間:2023-01-14 09:44:30 編輯:5號網-qiwen 0
小年是很多地方在過的節(jié)日,但是這個小年還是分南方和北方的,所以周末這兩天都是小年了,在小年的時候有什么節(jié)日風俗嗎?
“二十三,糖瓜粘”“二十三,祭灶王”,1月14日,臘月二十三,是北方小年;臘月二十四,則是南方小年。民俗專家表示,小年是進入歲末最后階段的起點,是除夕春節(jié)到來前的一個重要節(jié)日,祭祀灶神是小年的中心內容。
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、中國民間文藝家協(xié)會中國節(jié)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蕭放介紹,在我國古代,臘月最大的活動是臘祭,它是年終辭舊迎新之際與祖靈、天神溝通的歲時儀式。祭送的天神中有一位就是灶神。最開始,灶神的地位并不顯赫,但由于其神職的特殊,它在民間歲末祭儀中逐漸成為主要角色。后代以“祭灶”活動替代了臘祭儀禮。
祭祀灶神的儀式稱為“祀灶”“送灶”或“辭灶”,寄托著百姓對美滿生活的向往,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闔家平安,吉祥如意。
祭灶時,人們會在灶神像前供上糖瓜、水餃、清茶等祭品,燃香燭祝禱,祈求灶神吃糖后粘住嘴、甜了心,“上天言好事,回宮降吉祥”“好事傳上天,壞事丟一邊”。
送灶以后,還要“接灶”“迎灶”,各個地方的時間也不一樣,或在除夕夜、正月初一凌晨,或在正月初三這天。接灶的習俗較為簡單,將準備好的新灶神像貼上灶頭,點上香燭。這樣,灶神再次降臨人間,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,繼續(xù)履行監(jiān)管人間善惡的職責。
蕭放表示,在傳統(tǒng)社會,人們祭灶是為了辭謝灶神舊年對家庭安寧的照護,同時希望灶神帶來新歲的吉祥。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現如今,絕大多數家庭都用上了新型灶具,沒有了灶頭,灶神“失業(yè)”了,很多人因此也漸漸遺忘了灶神和送灶神的儀式。雖然傳統(tǒng)的祭灶儀式已經式微,但人們依然重視這一天,將它視作小年,是過大年的重要序曲。
2022年1月25日,當日是農歷小年,河南省焦作市溫縣趙堡鎮(zhèn)趙堡村年貨市場一家店鋪的店主在整理春聯(lián)。歸家有期,團圓不遠?!叭藗冃履昀飯F聚和祈福的情感終究是不變的。小年一過,每家每戶盼著在外家人早一天歸來的心情愈加熱切,盼著一年一度的團團圓圓、和和美美,也盼著來年的美滿幸福、健康如意。”蕭放說。
小年,即每年農歷臘月廿三或廿四,是祭祀灶王爺的節(jié)日。它是整個春節(jié)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,其主要活動有兩項:掃年和祭灶。除此之外,還吃灶糖的習俗,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、吃糖糕、油餅,喝豆腐湯。
1、小年并非專指一個日子,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,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,民間傳統(tǒng)上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,南方大部分地區(qū)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(tǒng)。
2、從清朝中后期開始,帝王家就在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,為了節(jié)省開支,順便把趙王爺也給拜了,因此北方地區(qū)百姓隨之效仿,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。
由于南方和北方過小年的時間不相同,因此小年分南北。南方過小年是臘月二十四,而北方過小年則是臘月二十三。民間傳統(tǒng)上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,南方大部分地區(qū)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傳統(tǒng)。在清朝中期以前,北方地區(qū)也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。從清朝中后期開始,帝王家就于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,為了“節(jié)省開支”,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,因此北方地區(qū)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5H跟帖
最熱標簽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