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您,來到5號網!

5號網首頁|手機版

養(yǎng)生美容親子-為健康美麗播種!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醫(yī)療 > 常識

辟谷是什么都不吃嗎?辟谷有科學依據嗎

時間:2017-09-25 11:35:34 編輯:本站整理 1973

對于減肥,很多人都是采用節(jié)食的方法,這種方法與辟谷相似,甚至以為就是絕食的減肥法。那么,辟谷是什么都不吃嗎?辟谷有科學依據嗎?

辟谷是什么都不吃嗎

許多人都對辟谷有誤解,認為辟谷就是什么也不吃,其實辟谷顧名思義就是辟五谷雜糧,并不是什么都不吃,在古代辟谷是有專門的食品來調理身體,這些食品多是高熱量食品,保證了人日常的熱量,如《千金翼方》中的“松子丸”,它的原材料是:“松子,菊花等分,松脂,蜜丸?!敝鞑牧鲜撬勺雍途栈?,輔材是蜂蜜和松脂。

辟谷在古代不只是養(yǎng)生的人在做,還有饑民在做,在中國古代時常有饑荒,為度過荒年,民間也有一些辟谷方法,《物理小識》(聽名字很現(xiàn)代,其實是明朝古籍)記載:“禎農書云;晉惠帝永寧二年,黃門侍郎劉景先奏‘臣遇太白山隱民傳濟饑方,’?!狈阶邮怯煤诙惯@種雜糧為主材,做好之后還要曬干,這些都決定了這些食材便于儲存,所以也有人說辟谷最早是饑民熬災年的方法。

辟谷是什么都不吃嗎?辟谷有科學依據嗎

辟谷有科學依據嗎

“辟谷”源自道家養(yǎng)生中的“不食五谷”,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(yǎng)生方式。它源于先秦,流行于唐朝,又稱卻谷、去谷、絕谷、絕粒、卻粒、休糧等。辟谷最早的記載源自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藐姑射之山,有神人居焉。肌膚若冰雪,淖約若處子,不食五谷,吸風飲露,乘云氣,御飛龍,而游乎四海之外……”作為一種延年益壽的養(yǎng)生法則,辟谷在很多古書典籍里也有記載。

傳統(tǒng)的辟谷分為服氣辟谷、自然辟谷、服藥辟谷三種主要類型。服氣辟谷主要是通過絕食、調整氣息(呼吸)的方式來進行;自然辟谷是通過靜心后內氣充足,自然不思飲食,有時喝點水即可,這種現(xiàn)象就是自然辟谷;服藥辟谷則是在不吃主食(五谷)的同時,通過攝入其他輔食(堅果、中草藥、辟谷丸、辟谷湯等),對身體機能進行調節(jié)。

三種辟谷類型都是在科學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辟谷,確實有利于激發(fā)身體免疫系統(tǒng)的重建。

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僅僅斷食2天以上就可以重啟人體免疫系統(tǒng),這對那些因年老或癌癥而導致免疫系統(tǒng)受損的人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。

研究人員表示,禁食起到“鼓勵”身體去更換受損“老”細胞的作用。

辟谷是什么都不吃嗎?辟谷有科學依據嗎

南加州大學長壽專家沃爾特·龍戈教授是研究者之一,他表示:“挨餓時,免疫系統(tǒng)會試圖節(jié)省能量,方法之一就是更換掉不需要的免疫細胞,尤其是那些受損的?!?/p>

他所在的研究團隊發(fā)現(xiàn),每半年斷食2——4天就迫使身體進入“生存模式”,耗盡體內儲存的脂肪和糖分,分解掉老細胞。之后,人體就會發(fā)出信號讓干細胞重生,“重建整個免疫系統(tǒng)”。

龍戈教授表示,“對于那些因年老或化療而免疫系統(tǒng)嚴重受損的人來說,循環(huán)斷食理論上能再生一個全新的免疫系統(tǒng)。”

在一項試驗中,癌癥患者如果在接受化療前禁食72小時,白細胞數(shù)量會減少。

還有實驗發(fā)現(xiàn),斷食能夠減少化療藥物對實驗鼠的副作用和死亡率,并能提升年老老鼠的免疫力。

該研究發(fā)表在《細胞:干細胞》雜志上,多爾夫教授是研究合著者,他說:“盡管化療能挽救生命,但是卻對免疫系統(tǒng)產生了嚴重的附帶傷害。研究結果表明,斷食能減輕化療的危害性后果。”

目前,研究人員正在對禁食是否對人體其他系統(tǒng)或器官產生類似作用進行研究。

辟谷是什么都不吃嗎?辟谷有科學依據嗎

辟谷注意事項

1.辟谷期間需要應該多喝水,多喝水,可以排除身體的毒素有助于加速消化和排毒,可以每頓只可食三枚紅棗,初學辟谷的人也可少量吃些水果。

2.辟谷期間應本清心寡欲之心態(tài),無論男女都須禁色欲,否則前功盡棄!切記!!!

3.辟谷后恢復進食當日應以清淡食物為宜,最好是白粥,素食,切不可大魚大肉。辟谷時間:宜為每月農歷的十四、十五、十六三天。農歷的正月和八月逢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,辟谷時間為農歷十七、十八、十九。

物質準備:進入辟谷期,所需的,就是飲用水,以及每頓三顆紅棗,如果是初次辟谷,也可準備少量的水果。

5H跟帖
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

猜你喜歡

二維碼

網站簡介|網絡營銷|法律聲明|友情鏈接|聯(lián)系我們|意見反饋 Copyright ? 2012 - 2015 5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-3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;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。本網站敬告網民:身體若有不適,請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所有文章來自互聯(lián)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