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9-07-20 10:18:14 編輯:本站整理 489
龜苓膏是中藥制作所成,是可以降火的東西,對身體和脾胃都有好處,是夏季常吃的一種食物,口感十分清涼解熱,深受大家的喜愛喲。
龜苓膏粉的做法1:龜苓膏果凍
原料:龜苓膏粉,水
步驟一:打開龜苓粉,取出滿滿一湯匙(約10g),放入容器內。
步驟二:在容器內倒入約兩湯匙的溫水,加一攪拌成糊狀。
步驟三:剛燒開的熱水(約200ml),約普通碗的九成滿,慢慢倒入剛才的碗內,邊加水邊攪拌(要沿一個方向攪拌)?;蛘叩目梢苑旁诨鹕习境珊隣?。
步驟四:慢慢攪拌成糊狀,最后放置冷卻結成膠狀即可。夏天放入冰箱冷卻,食用的時候加入蜂蜜水或糖水便可。
小竅門:
步驟二中,龜苓膏粉一定要攪拌成糊狀,不能有結塊,否則會影響最后的口感。
步驟三中,加入熱水一定要剛燒開的,攪拌時要沿同一個方向快速攪拌。如果最后沒能結成塊狀也沒關系,把未結塊的龜苓膏放入微波爐轉一下在放涼就能結塊了。
龜苓膏粉的做法2:蘋果龜苓膏拔絲
材料:龜苓膏,蘋果,紅糖
做法:蘋果、龜苓膏切片,在2片蘋果片中夾1片龜苓膏,將紅糖燒熱成液體,趁熱均勻的澆在蘋果和龜苓膏上,趁熱吃就可以拔出絲來。
功效:甜甜的蘋果,搭配清苦的雙錢龜苓膏,加上拔絲的做法,好吃又好玩。
龜苓膏粉的做法3:銀耳蓮子龜苓膏
材料:龜苓膏,銀耳蓮子羹
做法:將龜苓膏切成小塊,拌入銀耳蓮子羹中即可食用。
功效:龜苓膏、銀耳、蓮子都是最佳的潤肺清補品,混合在一起吃,更具有潤肺降燥之效。
龜苓膏粉的做法4:紅豆相思龜苓膏
材料:龜苓膏,紅豆羹,煉乳
做法:將龜苓膏切成小塊,均勻的淋上紅豆羹,再澆上煉乳,即可食用。
功效:混合著紅豆羹的香甜和龜苓膏的清苦,再有煉乳奶香的調配,口感更好,功效更佳。
龜苓膏粉的做法5:綠豆羹龜苓膏
材料:龜苓膏粉、綠豆羹、煉乳。
做法:將龜苓膏粉沖調成厚的龜苓膏,切成小塊,放入碗中,然后在碗中加入綠豆羹,也可依據(jù)個人口味添加煉乳,冷藏后食用更佳。
功效:它可以清熱、消暑,盛夏初秋食用這道綠豆羹龜苓膏是最好不過的了。
龜苓膏粉的做法6:苡米龜苓膏
材料:龜苓膏粉、苡米羹、煉乳。
做法:先將龜苓膏粉沖調成厚的龜苓膏,切成小塊,放入碗中,然后在碗中加入苡米羹,也可依據(jù)個人口味添加煉乳,冷藏后食用更佳。
功效:苡米可作為藥食同源的材料,其味甘淡、性涼,健脾利濕,同時龜苓膏二者搭配,相得益彰。
龜苓膏粉:水=1:20,但這不包括第一次加水的水分量。
以50g龜苓膏粉為例:首先我們要知道,在做龜苓膏的過程中,需要加兩次水,第一次需要加100g即100ml的水化開50g的龜苓膏粉,一邊加水一邊攪拌,等到無核沒有結塊變成了龜苓膏糊就可以了。其次,要燒開1000ml的熱水,再將這100ml的水慢慢倒入正在燒的1000ml的水中,順著一個方向攪拌,因為正在加熱熬煮,鍋中的水也會慢慢變成糊狀,然后變成膏狀,燒開的龜苓膏糊開始冒泡泡了,就差不多可以關火了。
材料:龜苓膏粉,清水即可。
1.取適量龜苓膏粉,倒入少量的溫水,把龜苓膏粉攪拌成糊狀,靜置一會更好攪拌,盡力減少糊糊中的疙瘩。
2.在龜苓膏糊糊中倒入比例的清水(龜苓膏粉:清水=1:20),攪拌均勻,再過濾到稍后用來煮沸的鍋中。
3.全程開小火,用勺子不停地攪拌,以免糊鍋底,龜苓膏水會開始變濃稠,剛開始濃稠的狀態(tài)有些粗糙,繼續(xù)攪拌后,直到鍋里開始冒泡,可一舀起一勺從高出落下,像面條一樣飄下的時候,就可以關火了。
4.倒入耐熱的容器里,靜置放涼后,可以放入冰箱冷藏保存,吃的時候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淋上一勺蜂蜜,或是加上一些水果都可。
注意:做出來的龜苓膏是原味的,糖尿病人就不要加蜂蜜等甜食了,加一些水果、酸奶等還是可以的,味道也可以接受。
女貞子能補益肝腎、清虛熱、明目;解表散風,透疹。荊芥穗用于感冒,頭痛,麻疹,風疹,瘡瘍初起。炒炭治便血,崩漏,產(chǎn)后血暈。黃芪味甘,性微溫,歸肝、脾、肺、腎經(jīng)。有益氣固表、斂汗固脫、托瘡生肌、利水消腫之功效。在中醫(yī)五行理論中,春季對應的是肝臟,因此,調養(yǎng)肝氣對于春季的養(yǎng)生至關重要。黃芪作為補氣佳品,在春季生發(fā)的季節(jié)能夠起到一定的補氣作用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腌咸雞蛋一斤放多少鹽?腌咸雞蛋10斤需多少鹽?腌雞蛋需要嚴格控制調理的量,不然會導致腌出來的雞蛋不好吃。不少……
C位是什么意思?明星站C位是什么意思 豬各部位肉的名稱圖片全解 鮮百合吃多了會中毒嗎?鮮百合的吃法禁忌 木耳要焯水嗎?木耳怎么焯水?5H跟帖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(wǎng)站簡介|網(wǎng)絡營銷|法律聲明|友情鏈接|聯(lián)系我們|意見反饋
Copyright ? 2012 - 2015 5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(wǎng)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-3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(jù);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。本網(wǎng)站敬告網(wǎng)民:身體若有不適,請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所有文章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(wǎng)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
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