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您,來到5號網!

5號網首頁|手機版

養(yǎng)生美容親子-為健康美麗播種!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養(yǎng)生 > 四季

入伏吃餃子還是面條 入伏吃什么養(yǎng)生

時間:2022-06-20 17:30:35 編輯:5號網-lj 0

很快就要到入伏的時候了,聽說有些地方在入伏的時候有吃餃子的傳統(tǒng)這是不是真的?入伏時吃什么食物是可以養(yǎng)生的?

入伏吃餃子還是面條

入伏要吃餃子,二伏要吃面條。

頭伏吃餃子有 “元寶藏?!钡脑⒁?,因為餃子形似元寶, “伏”與“?!敝C音。餃子最大的優(yōu)點就是既是主食,又兼副食,既有葷菜,又有素菜。

面粉做的皮,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;素餡里大白菜、茴香、韭菜等含豐富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和膳食纖維;肉餡里魚、蝦、豬肉、牛羊肉可補充優(yōu)質蛋白;在餡中再加些蘑菇、海帶、黑木耳、蔥、姜等營養(yǎng)會更豐富。而且,餃子餡一般都剁得很精細,容易消化。

二伏吃碗熱湯面,身上發(fā)汗,可以去除體內的潮氣和暑氣。面條有多種做法,我們常吃的包括:湯面,如番茄雞蛋面、紅燒牛肉面等,可以帶湯一起吃,不過,面湯中普遍含鹽較高,要少喝。

入伏吃餃子還是面條 入伏吃什么養(yǎng)生

入伏吃什么養(yǎng)生

入伏后可以使用很多的食物來達到養(yǎng)生的效果,但是要注意入伏的時候選擇的食物盡量要清淡,并且也可以多吃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,為預防中暑是入伏后首先可以想到的問題,但是西瓜是不能太多的進行食用的,因為西瓜中的含糖量也是比較高的,這是不利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。

入伏吃餃子還是面條 入伏吃什么養(yǎng)生

入伏要吃餃子嗎?

1、入伏不一定要吃餃子。

2、入伏期間,正常飲食應該是在初夏和中秋節(jié)前后,尤其是在每年的三九和四九天內。這時,陽光充足,雨水充沛,空氣清新,但此時,許多人仍然喜歡吃餃子。

入伏吃餃子還是面條 入伏吃什么養(yǎng)生

入伏吃什么餡餃子好

一【莧菜豬肉餃子】

食材:中筋面粉,莧菜,豬肉餡

調料:鹽,生抽,老抽,熟植物油,蔥姜,

制作步驟:

1、中筋面粉加少許食鹽、適量清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,蓋保鮮膜醒面。

2、豬肉餡中分三次打入一些蔥姜水,每次都要充分攪拌均勻,讓水分吸進肉餡中。

3、再加白胡椒粉、生抽、老抽攪拌均勻,最后加植物油鎖住水分。

4、莧菜清洗干凈,焯水十幾秒撈出過冷水。

5、莧菜攥干水分再切碎。

6、把切好的莧菜放入豬肉餡中,加適量鹽、蠔油攪拌均勻。

7、面團搓成長條狀,切成小劑子并搟成餃子皮,放入餃子餡包成餃子。

8、把所有餃子都包好,吃不完的直接冷凍。

9、鍋內加水燒開,放入莧菜豬肉餃子煮熟,在煮的過程中要分三次點入涼水。

二【茴香豬肉餃子】

食材:中筋面粉,茴香菜,豬肉餡

調料:鹽,生抽,老抽,蠔油,植物油,白胡椒粉,姜,香油制作步驟:

1、中筋面粉加少許食鹽,適量冷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,反復揉光滑,蓋上保鮮膜放在一邊醒面。

2、蔥姜切小塊,放在溫水里浸泡一會。

3、豬肉餡分次加蔥姜水攪拌均勻,讓肉餡充分吸收水分,再加白胡椒粉、生抽、老抽攪拌均勻。

4、茴香菜清洗干凈,把黃葉老葉都摘掉。

5、將茴香菜切掉根部,再切碎備用。

6、把茴香菜和豬肉餡混合,加適量鹽、一點蠔油,再加一些熟的植物油和少許香油攪拌均勻。

7、把醒好面團搓成長條狀,切成合適大小的劑子,搟成餃子皮,放入茴香豬肉餡,按照自己的習慣包成餃子。

8、把所有的餃子都包好,吃不完的直接冷凍。

9、鍋內加水燒開,放入餃子開始煮,煮的過程中,看水沸騰就倒入半碗冷水,這樣反復3次,餃子煮熟控水撈出即可。

三【豇豆豬肉餡餃子】

食材:中筋面粉,豇豆,豬肉,辣椒

調料:鹽,生抽,老抽,料酒,蠔油,白胡椒粉,姜,蔥,植物油制作步驟:

1、豬梅花肉用刀剁成細膩的豬肉餡。

2、把豬肉餡放入碗中,加少許白胡椒粉、蔥姜末,生抽、老抽、料酒攪拌均勻腌制一會。

3、豇豆清洗干凈,鍋內加水燒開,放入豇豆焯水1分鐘撈出過冷水。

4、把豇豆控一下水分切碎備用。

5、辣椒清洗干凈去籽切碎。

6、把豇豆和麻椒都放入肉餡中,先加熟植物油攪拌均勻,再加1湯匙蠔油和適量食鹽攪拌均勻。

7、面團搓成長條狀,切成均勻的小劑子,再搟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餃子皮。

8、按照自己的習慣包成餃子

9、鍋內加水燒開,加少許鹽,放入餃子開煮,水再次沸騰要點兩次冷水,直至餃子全部都浮在水面明顯變胖撈出。


5H跟帖
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

猜你喜歡

二維碼

網站簡介|網絡營銷|法律聲明|友情鏈接|聯(lián)系我們|意見反饋 Copyright ? 2012 - 2015 5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-3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(jù);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。本網站敬告網民:身體若有不適,請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所有文章來自互聯(lián)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